
變壓器容量是決定企業是否適合安裝儲能系統的核心因素之一。儲能系統在充電時相當于一個額外的用電負載,如果變壓器在谷段和平段已經接近滿負荷運行,那么再安裝儲能系統就會導致變壓器過載,甚至可能損壞設備。
例如,某制造業企業年用電量高達500萬度,看似是安裝儲能系統的理想對象。然而,經過詳細評估發現,該企業的變壓器容量為1000kVA,在谷段和平段的負荷率已經接近90%。這意味著變壓器幾乎沒有剩余容量為儲能系統充電。如果強行安裝儲能系統,不僅無法正常運行,還可能因過載引發安全隱患。
二、用電特性:峰谷電價與用電時段的匹配
工商業儲能系統的主要收益之一是利用峰谷電價差進行套利,即在谷段充電、在峰段放電。因此,企業的用電特性至關重要。如果企業的用電主要集中在谷段和平段,或者采用避峰運營模式(如夜間生產、白天休息),那么安裝儲能系統的收益將大打折扣。
以成都某工業園區內的企業為例,為了響應錯峰用電政策,企業選擇在夜間用電生產,白天則完全停止生產。這種避峰運營模式使得企業的用電曲線與峰谷電價時段不匹配,儲能系統無法在峰段放電獲取收益。在這種情況下,即使企業用電量較大,安裝儲能系統也難以發揮其應有的經濟效益。
三、變壓器容量與用電量的矛盾:大容量未必適合儲能
有些企業雖然用電量不大,但變壓器容量卻很大,這種情況也并不適合安裝儲能系統。例如,某小型電子制造企業,年用電量僅100萬度,但為了滿足未來可能的生產擴張需求,企業安裝了較大容量的變壓器(500kVA)。盡管變壓器容量看似充足,但由于企業當前的實際用電負荷較低,且生產過程較為平穩,沒有明顯的峰谷用電波動,儲能系統無法有效發揮削峰填谷的作用。
在這種情況下,安裝儲能系統不僅無法為企業帶來顯著的電費節省,還可能因為設備閑置而增加額外的成本負擔。儲能系統的投資回收期會大幅延長,甚至可能無法實現預期的投資回報。

企業在考慮安裝工商業儲能系統時,需要綜合評估以下關鍵因素:
1. 變壓器容量與負荷率:谷段和平段的變壓器負荷率應低于80%,以確保有足夠的剩余容量為儲能系統充電。
2. 用電特性與峰谷電價匹配:企業的用電負荷應覆蓋峰段和尖段時段,且用電曲線有明顯的峰谷波動。
3. 運營模式:避免避峰運營模式,確保儲能系統能夠在峰段有效放電。
4. 地理位置與政策支持:企業所在地區需執行分時電價政策,且峰谷電價差較大(建議0.8元/kWh以上),同時儲能系統需符合當地土地性質和城市規劃。

工商業儲能系統并非適合所有用電量大的企業。企業在安裝儲能系統前,必須綜合考慮變壓器容量、用電特性、運營模式等多種因素。只有當企業的用電特性與儲能系統的功能高度匹配時,才能真正實現成本降低和效益提升。否則,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目標,還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。
企業在做出決策之前,建議咨詢專業的能源評估機構,進行全面的用電負荷分析和經濟性評估,以確保儲能系統的投資能夠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。